很多人以为,只要写了借条,啥时候都能要钱。错了!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普通诉讼时效是3年,从约定的还款日那天开始算。比如你2022年借的钱,约定2023年还,那到2026年就可能过期。

超过3年还能要回来吗?不一定!如果对方咬住“时效已过”不认账,法院大概率不会强制执行。但重点来了——时效可以中断、重新计算!
别急着放弃。即便眼看要过期,也有补救办法:
最有效的是主动催收并留证。发微信、短信、打电话,让对方承认这笔债还存在。比如问他:“那笔钱啥时候还?”对方只要回复“再等等”或“年底一定给”,就等于重新确认了债务,诉讼时效从这一刻重新计算3年。
第二种办法是让对方重新签借条或还款协议。哪怕只改个日期,也能让旧债“复活”。记住,一定要书面形式,口头说说不算数。
第三,如果对方愿意还一部分,哪怕只还500块,实际履行行为也会让整个债务恢复法律效力。所以,别嫌钱少,收一点就能翻盘。
这种情况下,时效从你第一次催他还钱的“宽限期结束后”起算。也就是说,你随时可以主张权利,但一旦催了,就得在3年内起诉。
别让一纸借条变成废纸。该催就催,该签就签,时间拖得越久,挽回的难度越大。